编者按:
主题党日是党支部组织党员按照明确的主题在固定时间开展的组织生活,是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规范主题党日制度,提升主题党日政治性、针对性、实效性,让组织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即日起,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案例展示》专栏,对主题党日案例进行展示,供大家交流学习。本期推出《市检察院第一党支部:携手关爱 共护未来》。
携手关爱 共护未来
一、背景起因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合力,提升公众对未检工作的认知度,淮北市检察院联合相山区检察院举办“携手关爱 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主题党日。邀请师生、人大代表等走进检察机关,以沉浸式体验、法治讲堂、跨部门座谈等形式,搭建司法机关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桥梁,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25年5月27日。
2.参加人员:市检察院第一党支部党员、相山区检察院党员代表、梅苑学校师生代表等80人。
3.活动安排:①组织参观市检察院检务工作区、办案区以及院史馆,了解检察工作,感受法治文化底蕴;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堂,检察官以案释法,借助趣味互动普及法律知识;③召开“携手关爱,共护未来”专题座谈会,人大代表及教育、民政、司法等相关部门同志参加,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工作,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三、特色做法
1.打造沉浸式法治教育生态。通过办公区域实地查看、工作成果立体展示、历史脉络沉浸回顾,让公众近距离了解检察工作。开放检务工作区及办案区,直观感受司法办案流程;利用多媒体矩阵集中展示未检工作成效,强化情感共鸣;在院史馆设置“法治历史问答”趣味环节,回顾淮北未检工作发展历程,增强参与感与记忆点。
2.创新预防性司法教育模式。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核心,构建案例教学、技能实战、主体参与的立体课堂:选取贴近未成年人生活的典型案件,深入剖析家庭监护、同伴影响等犯罪根源;针对网络诈骗、校园冲突等高频风险场景,设计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强化学生风险预判、应急处置能力;邀请学生担任“法治小考官”,推动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的教育转型,提升法治学习主动性。
3.全链条协同联动。开展“携手关爱 共护未来”主题座谈会,各界围绕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深入交流。人大代表点赞检察机关担当作为,并就加强法治宣传、优化司法救助提出建议,其他参与人员分享各自领域的工作经验,共同探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防线。
四、成效启示
1.提升司法透明度。通过实地参观、案例讲解、互动交流等形式,让师生代表直观了解检察工作流程与职能,打破司法神秘感,拉近检民距离,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学生作为“法治小使者”,将开放日所学带回校园、家庭,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另一方面,检察工作的公开透明,增强了公众对司法的认同感,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2.增强法治教育实效。沉浸式课堂与常态化宣讲活动实现法治教育从“知识灌输”到“能力建构”的升级。积极组建未成年人普法宣讲团,创建普法品牌,制定法治菜单,列明普法计划,利用六一儿童节、寒暑假等特殊时间节点,针对城区学校、乡村学校、矿区学习以及偏远地区学校精准定制宣讲内容,近期集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8次,成为推进法治淮北建设的重要力量。
3.形成社会化保护合力。两级检察机关联合组织开展未检主题检察开放日主题党日,搭建开放平台,努力实现以司法保护促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局面。邀请人大代表及教育、民政、司法等相关部门同志参加,主动争取支持,搭建各相关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扩大、巩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形成联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工作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