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主题党日是党支部组织党员按照明确的主题在固定时间开展的组织生活,是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规范主题党日制度,提升主题党日政治性、针对性、实效性,让组织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案例展示》专栏,对主题党日案例进行展示,供大家交流学习。本期推出《市政务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党建引领优服务 实事落地暖民心》。
党建引领优服务 实事落地暖民心
一、活动背景
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指导各党支部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建立“一支部一实事”清单,引导所属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认识,践行宗旨意识,切实为群众和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市政务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依托政务服务大厅主阵地,党员干部主动服务,通过减少群众办事成本、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努力构建更加便捷、高效、暖心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25年6月20日。
2.参加人员:市政务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党员干部,共14人。
3.活动安排:①组织支部党员干部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志愿服务,具体包括为办事群众提供帮办代办、业务咨询服务,同步开展“面对面”测评,现场收集意见建议;②开展窗口办件“全量电话回访”活动;③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根据群众意见梳理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对策措施。
三、特色做法
1.“服务+测评”同步推进。政务服务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解决群众当下的办事需求,更在于通过服务发现不足、持续改进,避免“服务结束即闭环”的短期化倾向。市政务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将帮办代办、咨询回复等即时性服务与意见测评绑定,党员干部在帮群众填写表格、解答业务疑问、协助完成审批流程后,立即递上简洁的测评问卷,结合面对面沟通了解群众对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流程便捷度的真实感受。这种“服务刚结束、反馈即收集”的模式,既确保了群众反馈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又能让党员干部当场感知服务中的问题,实现“服务执行”与“改进方向”的即时衔接,有效杜绝“服务”与“改进”脱节现象。
2.“线上+线下”全域覆盖。不同群体的办事习惯存在显著差异,若仅依赖单一渠道征集意见,极易导致意见片面化,无法全面反映政务服务的真实情况。市政务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构建了“线上+线下”多维度意见征集体系,线上依托“表扬投诉找茬系统”,覆盖通过网络办事的年轻群体、企业办事人员;线下在政务大厅开展“面对面”测评,针对现场办事的群众开展面对面交流;同时,针对部分办件后未及时评价的群众,通过电话回访补充征集意见,确保“不会用网的能当面说、习惯线上的能随时评、忘记评价的能再反馈”。这种全域覆盖的方式,既兼顾了高频办事群体的需求,也没有遗漏特殊需求群众的声音。“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开展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意见征集活动43次,为优化服务提供了改进方向。
3.“闭环式”意见处理。群众提出意见的核心诉求,是希望问题能得到解决而非“石沉大海”,因此“闭环管理”是维系群众信任、确保活动实效的关键。市政务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集中研究征集意见,建立专项问题台账,明确处理流程和时限,实现意见接收、研究、改进、办结的闭环管理。这种机制不仅确保了“每个意见都有回音、每个问题都有解决”,更避免了“只收集不处理、只研究不落地”的形式主义。“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开展以来,已达成43个问题办结率100%的目标。
四、活动成效
1.实际服务成果显著。群众和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核心痛点是“跑多次、耗时长、材料繁”,而帮办代办服务正是针对这些痛点精准发力,真正将“为群众办实事”从理念转化为群众可感知的便利。“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开展以来,累计帮办代办服务312件,大大减少了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有效解决了 “办事难、办事慢”问题。
2.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高满意度是服务质量提升的直接体现,也是群众对政务服务认可的重要标志,从反馈数据来看,电话回访中满意率99.96%,面对面测评满意率99.84%,群众对政务服务的认可度明显提高,形成了“群众愿意提、部门立即改、服务有提升”的良性互动。
3.政务服务新格局逐步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开展以来,通过“服务+改进”的持续推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逐步构建起“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事有所成”的新格局,政务服务从单一的“完成流程”转向暖心的“办好实事”,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五、经验启示
1.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需求锚定改进方向。政务服务改进绝不能“凭经验、拍脑袋”,若脱离群众的实际问题,再完善的措施也会“无的放矢”,只有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出发点,多渠道收集意见,才能精准找到服务中的堵点、痛点。政务服务改进必须始终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判断标准,通过常态化的意见征集机制,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变化,让改进措施精准对接问题,避免“自说自话”的无效努力。
2.必须强化“服务落地”,以党员下沉拉近距离。党员干部是“为群众办实事”的核心力量,直面群众是确保服务不“悬空”、不“走样”的关键。党员干部主动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因此,必须持续保持“下沉服务”的力度和频率,将其从“阶段性活动”转化为“日常性工作”,让党员干部始终与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确保服务实效。
3.必须做好“闭环管理”,以全程跟进确保实事办实。“为群众办实事”不是“收集意见就结束”,更不是“研究对策就完成”,若缺乏后续的处理、反馈和跟进,不仅会让群众的期待落空,还会消耗群众对政务部门的信任。只有做好“收集—研究—改进—办结”的闭环管理,才能确保“为群众办实事”不打折扣、不走过场,真正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